top of page

​搜索加国头条

以空白搜尋找到 199 個結果

  • 【突发】以色列凌晨空袭德黑兰!伊朗核设施被袭,革命卫队总部起火

    北京时间周五凌晨,以色列对伊朗首都德黑兰发动军事打击,多处传出巨大爆炸声。以色列官方确认,目标是伊朗的 核 设施和军事基地 。 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称, 伊朗革命卫队总部被点燃 ,总司令与两名顶尖核科学家恐已遇难。目前德黑兰已进入紧急状态,主要机场全面停飞,全国空域关闭。 🔥 背景升级:核问题激化,IAEA时隔20年首次谴责伊朗 就在袭击发生前一天,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通过谴责决议,批评伊朗拒绝配合核查。作为回应,伊朗宣布将建设 第三座铀浓缩设施 ,并更换为 更先进的离心机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随后发声:“只要威胁存在,我们的打击就不会停止。” ⚠ 美国反应:未参与袭击,但高度戒备 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确认,以色列在打击前曾通报美方,但 美军并未参与行动 。 白宫声明强调:“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保护美军和外交人员。” 同时警告伊朗: 不要对美方目标进行任何报复 。 🇮🇱 以色列进入紧急状态,防空警报响彻全国 以防伊朗反击,以色列国防部长宣布全国 进入民防紧急状态 ,全国民众被要求 进入避难所 。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德黑兰部分区域出现黑烟,但尚未确认哪些核目标被击中。 🇮🇷 德黑兰震惊,机场关闭 伊朗国家电视台证实爆炸,并宣布关闭首都机场。民众在街头聚集,许多人称这是 几十年来首次在首都听到如此密集爆炸声 。

  • 马斯克和特朗普互撕,特斯拉股价暴跌,NASA都跟着遭殃?

    “世界首富”马斯克和“前总统”特朗普,曾经关系密切,如今却撕破脸皮,连彼此的 Instagram 都不再互相关注。 就在本周,两人在社交媒体上公开互怼,火力全开: 💥 马斯克怒斥特朗普新推出的“超级税改法案”是一个“扩大赤字的怪物(abomination)”;💥 特朗普反击称马斯克是因为该法案取消了电动车税收抵免,影响了特斯拉的利益才跳脚;💥 马斯克反咬一口,说自己当初帮特朗普当上总统,还暗示特朗普卷入了与爱泼斯坦有关的文件;💥 特朗普回怼:“他疯了”,并表示再也不会与这个“曾经的顾问”说话。 🎯 吵架吵到股市,特斯拉8%跌没了! 两人吵架的结果,最先“中枪”的是马斯克的生意。 自双方开撕以来,特斯拉股价一路下跌,最多时跌幅达  8% ,尽管随后小幅回升,依然损失惨重。 🛰️ 更严重的是:SpaceX、Neuralink、Starlink都可能遭到牵连 特朗普不仅嘴上不饶人,还威胁要切断马斯克旗下公司的联邦补贴与政府合同。 马斯克不甘示弱,放话称将“退役”SpaceX 的 龙飞船(Dragon capsule) ——这是 NASA 当前唯一的载人太空船选项(除了依赖俄罗斯)。不过他很快收回了这一威胁。 但问题是??? 🧠 Neuralink 的脑机接口产品,需要  FDA 审批 ;🚗 特斯拉靠  政府补贴建设充电桩 ,未来自动驾驶功能也离不开监管支持;💸 X(原Twitter)公司债券在纷争后大跌,影响其子公司 xAI 的融资能力。 据《华盛顿邮报》统计,马斯克旗下企业过去累计已从美国政府获得  至少380亿美元  的补贴与合同,堪称“半个公务员”。 🏛️ 但政府也离不开马斯克? 这场大战不仅仅是马斯克的危机。对美国政府而言, SpaceX 目前在太空任务上几乎没有可替代选项 。 NASA 今年将向 SpaceX 支付  11亿美元 ; Starlink 也为五角大楼和美国农村互联网项目提供关键通信服务。 马斯克和特朗普的“世纪翻脸”,已经从口水战演变成 国家级的政治与商业博弈 ,接下来谁更伤? 股市或许会给出答案 。

  • 查尔斯来了,马斯克走人了,CRA断网了|薯条早报 20250531

    📰 加国薯条|5月31日早报 “每天5分钟,洞察世界,提升自我!” 👉 关注我们,每天掌握加拿大最新动态 🇨🇦 加国头条 🏰 1. 查尔斯三世首次以国王身份访问加拿大 查尔斯国王终于来了!5月26日至27日,他首次以国王身份访问加拿大。在渥太华,他为第45届议会开幕,并发表“王座演讲”,强调国家主权、团结,顺带回应了最近略显紧张的美加贸易关系。 🔥 2. 野火持续肆虐,多省拉响警报 截至5月底,加拿大中西部多省爆发大规模野火,烧毁面积相当于三个多伦多市!联邦政府已出动军队协助疏散,数万人紧急撤离。夏天还没正式开始,大火已经抢跑了…… 🗡️ 3. 【突发】14岁少年当街持刀刺杀 全国震惊!周四下午,皮克林一位80岁的退休女教师在自家门前做园艺时,突遭14岁少年持刀连刺身亡。警方连夜发布“就地避难”警报,社区陷入恐慌。 👉 推荐阅读| 全城震惊! 大多伦多女老师家门口遭14岁少年乱刀捅死! 恐怖细节曝光: 极其残忍! 📊 4. 刚刚!加拿大第一季度GDP增长2.2%超出预期!   预计央行6月不降息! ✅ 为什么增长? → 美国企业怕特朗普加税,提前囤货,出口量激增! ❌ 为什么担忧? → 加拿大人自己消费力下滑,家庭支出仅增长0.3%,内需低迷。 📌  市场预测:下周央行维持利率概率高达75%。 📦 一句话总结:“出口你最强,消费在发慌。” 👉 推荐阅读|  刚刚公布! 加拿大第一季度GDP增长2.2%超出预期! 预计央行6月不降息! 🌐 北美快讯 🎓 1. 特朗普对哈佛签证下重手? 美国国务院下令,各国领馆需对应前往哈佛大学的非移民签证申请人加强审查,教育界一片哗然。这波操作,被认为带有浓浓的政治味。 👉推荐阅读|   前往哈佛签证要遭额外审查,特朗普对哈佛又出一拳 🚇 2. 洛杉矶机场地铁新枢纽下周开通 6月6日,洛杉矶国际机场地铁交通中心将正式开放!通勤时间大幅缩短,旅客感动落泪:“终于不用拉着行李走断腿了。” 💸 理财雷达|TFSA供款额度“消失”?CRA:你自己算去! 从4月中旬开始,不少加拿大人突然发现: 📉 CRA官网和客服电话都查不到TFSA供款额度了! CRA发言人确认: 👉 “为避免显示错误信息,我们已从4月17日起暂时屏蔽TFSA相关数据。” 🧾 CRA到底说了啥? 系统更新延迟,怕你看到错的额度,所以干脆不显示; 建议大家“手动估算”,可参考金融机构的记录; 提供了RC343纸质工作表帮你算; 但如果你算错,多存了?每月1%罚你没商量! 👀 网友们纷纷吐槽: “已经快两个月查不到了!” “电话永远打不通,一直自动语音!” “我去找议员都没用!” “超额我负责,但你不给我额度也太难了吧!” 📉 CRA员工还在裁员 据媒体披露,CRA 5月1日起解雇全国联络中心超1000名临时员工,信息更新延迟或与此有关。 📌 一句话总结: “TFSA额度你得靠自己算,CRA负责说‘抱歉’。” 👉 推荐阅读| TFSA有“坑”!CRA确认:从4月中旬至今无法查询相关信息,超额供款将每月被收1%利息,直至超额部分被取尽! 🎭 人物风波|马斯克“辞官归位”,但爆料炸了锅 今天下午,马斯克将与特朗普共同出席联合新闻会,正式结束他在白宫130天的“兼职政坛生涯”。 但这场“义父子”告别大戏,不是简单挥挥手,而是……惊爆吸毒黑料! 💊 《纽约时报》:马斯克吸毒“习惯严重”,董事会早就担忧 据报道,马斯克随身携带20粒药丸的药盒,内容包括阿德拉(Adderall)、氯胺酮(K粉)、摇头丸、迷幻蘑菇等。 他在多个国际派对上被目击吸毒,甚至曾因使用过多影响膀胱功能。 SpaceX等公司高管对此早就捏把汗,毕竟这可是政府承包商,讲究“无毒环境”。 ⚠️ 一路争议不断 马斯克在白宫期间争议不断: 举手姿势被质疑是“纳粹礼” 嘲讽内阁成员 演讲大舌头 现在网友们都在问:这是不是吸毒造成的? 🤝 特朗普送别:不是结束,而是“暂时退场” 马斯克在X上发文称“任期已满,感谢总统”,并批评了特朗普的“大美丽法案”增加赤字、阻碍他做DOGE项目,被认为是与特朗普“正式决裂”。 👉 推荐阅读| 突发! 马斯克被曝吸毒成瘾 随身藏20颗禁药 白宫紧急切割?! 今天直播与特朗普"分手" 📌 一句话总结: 马斯克下台大戏,看点比奥斯卡还多。 💬 每日一句 “The only limit to our realization of tomorrow is our doubts of today.” “实现明天的唯一障碍,是今天的疑虑。” — Franklin D. Roosevelt 📬 关注我们,每天掌握加国和北美大小事,轻松不掉队! 🔁 今日互动 · 在看区 🎯 你最近有没有因为不降息而头疼?

  • 加拿大联邦牙科护理计划扩容!数百万成年人及其家庭将获益,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据《多伦多星报》5月31日报道,加拿大联邦政府宣布扩大“加拿大牙科护理计划”(Canadian Dental Care Plan, 简称CDCP)的适用范围,覆盖数百万无牙科保险的成年人及其家庭。该计划原本仅覆盖70岁以上长者,如今已分阶段扩展至18岁至64岁之间的更多年龄群体。 根据计划安排,自**6月1日(周日)**起,年满35岁至54岁的合资格人士将可以申请加入,这意味着大多数18岁以上的加拿大居民,如满足相关条件,将可享受部分或全额的牙科护理补贴。 谁符合申请资格? 以下群体可申请该计划: 65岁及以上长者 18至64岁之间、 没有私人牙科保险 的成年人 18岁以下的儿童(家庭满足收入条件) 残障人士 申请者需: 是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 没有来自雇主、家庭或私人购买的牙科保险 已在上一纳税年度报税,并收到税务评估通知(Notice of Assessment) 覆盖范围有哪些? 牙科检查(例行、紧急、专项)、X光 洗牙、涂氟、密封剂、补牙(临时与永久) 根管治疗、感染控制、牙髓治疗 智齿/病牙拔除、牙龈疾病处理、牙套松动处理 义齿(完整/临时/局部)、义齿修补和重衬 下颚骨折治疗、囊肿/肿瘤外科切除等复杂项目 补贴比例根据家庭年收入而定: 低于 $70,000 :政府支付**100%**牙科费用 $70,000 – $79,999 :政府支付 60% $80,000 – $89,999 :政府支付 40% 超过 $90,000 : 不符合 申请资格 首年情况如何? 该计划于 2023年12月 首度推出,第一年已有超过 340万人获批 加入,超过 170万人 已获得实际牙科服务。 该计划源于自由党与新民主党(NDP)在2022年达成的“信任与支持协议”,被视为重要的社会保障升级项目。 如何申请? 需准备以下信息: 本人及子女的社会保险号(SIN) 出生日期、全名 居住地址与邮寄地址 是否拥有其他政府牙科补助计划 最近一年完成的报税记录及税务评估信件(Notice of Assessment) 重要提醒:记得续期! 如果你是在 2025年5月1日之前 就已加入该计划的,必须 重新申请续期 ,否则现有保障将在 6月30日 终止。 续期后,新的保障将从确认信发出日起生效,有效期至 2026年6月30日 。 📌 一句话总结:从6月起,加拿大成年人也能“看牙不贵”!年收入在$90,000以下的家庭请尽快申请或续期,避免保障中断。

  • 贸易战和高利率让买家“观望”,加拿大房市持续降温

    RBC经济学家:贸易战和高利率让买家“观望”,加拿大房市持续降温 RBC皇家银行经济学家Robert Hogue指出, 安大略省南部和卑诗省的购房热度出现了最明显的下滑 。他认为, 中美贸易战带来的不确定性,让许多人不敢轻易做出像购房这样的大额财务决策 。 Hogue在报告中写道:“ 贸易战正逐渐对加拿大房地产市场产生更大冲击,潜在的经济风险让许多准买家选择按兵不动。 ” 目前,多伦多、温哥华和菲沙河谷等地的房地产市场普遍出现 房屋滞销、房价下跌、房源增加 的现象,市场逐渐转向“买方市场”。安省的汉密尔顿、基奇纳-滑铁卢和剑桥也有类似趋势。甚至在此前房价坚挺的卡尔加里, 年房价也出现了5年来首次下跌 。 Hogue指出,虽然阿尔伯塔省的埃德蒙顿、萨斯喀彻温省的萨斯卡通和里贾纳,以及魁北克市和新不伦瑞克省的圣约翰等地目前相对稳定, 但也难以完全避免因贸易战引发的市场焦虑 。 挂牌房源增多,销售量下滑 虽然买家趋于谨慎,但卖家出售意愿并未减弱,导致市场上 房源库存持续增加 。以多伦多为例, 新挂牌房源增加8.1%,但房屋转售量却骤降23.3% 。 Hogue表示,多伦多房市目前已陷入“低谷”:“ 4月份的销售量是过去30年来除2020年疫情封锁外的最低水平,已连续第二个月交易疲软。 ” 卡尔加里的情况更糟: 新挂牌房源增加15.7%,但销售量下跌22.3% 。跌幅最明显的是菲沙河谷, 新房销售大跌29.1% 。 不过,蒙特利尔市场已有 企稳迹象 。房屋转售量在年初前两个月下跌近12%后,近期仅小幅下降0.2%。 “心理恐慌”笼罩市场:低利率也难刺激买房 专家认为,当前购房者的观望情绪, 更多来自对未来经济不确定性的担忧 ,特别是担心贸易战对自身收入和就业的影响。 Ratehub.ca抵押贷款专家Penelope Graham表示:“ 许多准买家担心贸易战导致收入不稳,因此不敢轻易贷款买房。即便当前利率和房价已经相对温和,仍难以打消顾虑。 ” NerdWallet Canada抵押贷款专家Clay Jarvis指出:“ 特朗普的贸易战相当于堵塞了房地产市场的动脉,不仅影响住宅市场,商业地产也受波及。 ” 他补充说:“ 如果人们担心失业,就不会急着扩张自己的房地产投资组合。生活成本同样是重要因素,如果连日常支出都难以应付,更别提还贷了。 ” 疫情抢房潮已退,卖家需“回归现实” Jarvis认为, 对于有稳定工作、准备好首付的人来说,现在其实是一个不错的购房时机 。 “ 低利率加上充足的房源,意味着买家竞争减少、议价空间更大。 ”他说。 Graham也建议, 有意买房的人应尽快申请贷款预批,锁定当前利率 ,因为经济环境和市场情绪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利率也可能随之波动。 相比之下,卖家面临的挑战更大。 “ 由于库存积压,卖家在市场中并不占优势。如果非卖不可,必须调整心态,接受更贴近市场的价格。疫情期间的‘抢房潮’已经结束。 ” Graham提醒道。

  • 加拿大房市“救星”:房贷利率需要降到3%

    一些业内专家表示,加拿大的房贷利率必须降到3%或更低,才能真正刺激房地产市场,带动交易量和购房信心。 根据《金融邮报》专栏作家Robert,目前五年期固定房贷的最低利率约为3.74%,但这种利率对很多人来说仍然偏高。 多数买家仍被“高利率”挡在门外 蒙特利尔银行(BMO)高级经济学家Robert Kavcic指出,目前的借贷成本仍过高,不足以带动大规模交易。BMO的调查显示,68%的潜在买家认为当前房贷利率是他们买房的主要障碍。 更有40%的人表示,只有当房贷利率降到3%或更低时,他们才会考虑购房或再融资。 Kavcic说:“无论从可负担性还是投资角度看,3%的利率才是合理的。现在4%左右的利率,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压力太大。” “3%”成心理临界点 房贷经纪人、EveryRate.ca联合创始人Andy Hill也认为:“3%是点燃市场的魔法数字。” 只要利率达到这个水平,市场将会活跃起来。 不过,他也指出,加美之间的不确定性(比如贸易战)让买家更犹豫。再加上人们过去习惯了极低利率,现在的4%让很多人觉得“无法接受”。 多数加拿大人“买不起” 根据EveryRate.ca的调查: 67%的加拿大人希望每月住房支出不超过$1,749加元 即便是年收入10万加元以上的人中,也有42%无法承受超过平均的按揭支出 但现实是: 全国平均月供已达$1,829加元(CMHC数据) 全国平均房价为$678,331加元(CREA数据) Hill指出,目前大多数加拿大人能承受的按揭额度大约是35万加元。但以温哥华为例,首套房均价超过80万加元,即便首付少于20%,月供压力也让首次购房者望而却步。 “现实和心理之间存在巨大落差,很多人觉得自己‘买不起房’。”Hill总结道。

  • 卡尼与博励治在2025选战中“边走边学”,一切尽显原形

    2025年联邦大选已拉开帷幕,本周《On The Contrary》专栏继续由 Susan Delacourt 与 Matt Gurney 带您追踪选情,聚焦那些引发话题或影响局势的重要人物。 “这真的是在选举吗?” Gurney 率先提出一个简单却关键的问题:“你感觉这像是在大选吗?”他坦言,自己作为媒体人虽紧跟政治动态,但一旦放下手机,现实中几乎感受不到选举氛围——几乎没人上门拉票,街上也没什么竞选标语。 Delacourt 则回应说,身处政治中心渥太华的她自然感受到选战的气息,哪怕是那些平时不过问政治的人也开始议论纷纷。不过她也承认,当前公众的注意力可能被特朗普的关税战与威胁所吸引,多少稀释了对加国选举的关注。 保罗·蒋事件:一场“教学时刻” 谈到已被自由党撤换的候选人 Paul Chiang,Delacourt 批评 Liberal 党魁 Mark Carney 最初竟打算力挺这位“开玩笑”称应把保守党对手交给中国当局的候选人——这在中国干预加拿大政治仍是热议话题的当下,显得极不敏感。所幸 Chiang 最终主动退选,Carney 也将此事称为一次“教训”,不仅给候选人,也给他自己。 Gurney 指出,Carney 这次犯错令人惊讶,因为他在其他方面的竞选策略一直相当保守。Chiang 事件是 Carney 首次显得“脱线”。 两位新秀党魁的首次“实战演练” Delacourt 强调,Carney 与保守党党魁 Pierre Poilievre 是首次领导全国大选,双方都在“边做边学”。Gurney 认为 Carney 更占优势,因为 Poilievre 面对的是保守党积累多年的期待与惯性,他不得不快速适应一个截然不同的战场。 Delacourt 表示,Poilievre 最近确实做出战略转变,开始更重视与美国关系,甚至向媒体发布了一份强调加美外交的讲话稿。这是过去相对“抗媒”姿态的明显转变,也被认为是保守党转向选战主旋律的标志。 一场“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保守党内部早已意识到选战的主线所在,但真正的问题是高层是否能统一节奏。如果 Poilievre 能够在这个问题上追赶 Carney,这场选战的后半场可能完全不同。 目前的民调虽对自由党有利,但党内人士也承认“不敢相信自己的领先”,以防重蹈自满的覆辙。而 Carney 频频以“总理”身份回到渥太华处理事务,也让对手感到颇为无奈——他一边竞选,一边“代入总理角色”。 Gurney 开玩笑说,这种“即当候选人、又演总理”的方式虽然不怎么掩饰,但在政治上,也无可奈何。 这一周的教训是:Carney 正在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政治人物”,而 Poilievre 则在努力控制他的政治风格。随着选战进入中程阶段,我们将在后半段看到更多的“教训时刻”。( Kale Han )

  • 📢 86%的加拿大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次联邦大选!

    According to a new Nanos Research survey, 86% of Canadians  believe this year’s federal elec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ny in the past—especially amid threats to Canada’s sovereignty from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频频对加拿大主权施压的大背景下,Nanos 最新调查显示, 86% 的加拿大人 认为这次大选比以往任何一届都更关键。 In Ontario and B.C., the concern is even stronger, with support close to 90% . Even in Quebec and the Prairies, over 79%  agree. 📍 安省与卑诗省的认同感更强,接近 90% ;魁省与草原省也有超过 79%  的人同意这场选举非比寻常。 👤 选民最关注的是谁当领袖 When asked why they will vote, 39%  said it’s mostly about the leader , not the party or policies. 🔍 有 39%  的人表示,他们这次投票最看重的是谁能领导国家,而不是政党或政策内容。 Only 6%  said they would vote based on the local candidate  in their riding. 📉 仅有 6%  的人表示他们会根据自己选区的候选人来投票。 🇨🇦 Carney vs. Poilievre:焦点之战 Liberal leader Mark Carney , a global economic expert but political newcomer, now leads Conservative Pierre Poilievre  by around 20 points  in leader preference. 🧠 拥有丰富国际金融经验、但从未担任过民选职位的自由党新领袖 Carney ,目前在领导人支持率上领先保守党领袖 Poilievre  约 20 个百分点 。 🖥️ 投票方式也在改变? 58%  of Canadians support or somewhat support online voting . 51%  are opposed to giving fines  to those who don’t vote. 💻 超过 58%  的加拿大人支持或倾向支持“ 线上投票 ”,但 51%  不支持对不投票的人罚款(如同“停车罚单”一样)。 📅 加拿大人将投出关键一票,决定谁能带领国家应对特朗普带来的全球经济风暴。 你准备好了吗?

  • 住房危机:加拿大真正的主权威胁

    自从美国总统 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推行关税政策,并煽动“加拿大成为美国第 51 州”的言论以来,近两个月来,加拿大的公共话题几乎被这些问题所主导,其他议题几乎难以获得关注。尽管国际贸易谈判和全球外交无疑重要,但加拿大政客对国内日益严重的住房危机的忽视,实际上让我们面临更大的内部风险。 住房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主权问题之所以住房危机未能成为核心议题,一个简单的解释是:特朗普的威胁让国家主权,而非住房,成为选民最关注的问题。然而,现实是,这两个问题并非彼此独立,而是密不可分的。住房负担能力问题不仅关乎国内经济公平性和代际正义,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不作为,不仅削弱了社会凝聚力,也让加拿大变得更容易受到外部威胁。 然而,无论是加拿大自由党(Liberal Party)联邦领导人候选人马克·卡尼(Mark Carney),还是安大略省省长道格·福特(Doug Ford),乃至 联邦保守党(Conservative Party)领导人皮埃尔·普瓦列弗(Pierre Poilievre),住房问题都被有意无意地边缘化。值得注意的是,普瓦列弗曾在 2022 年的党魁竞选中大力强调住房问题,但如今他对这一话题的关注明显减少。 但现在不是回避住房危机的时候。这个问题涉及到**土地规划(zoning regulations)、移民政策(immigration policy)以及代际税收公平性(generational tax fairness)**等一系列棘手的政治抉择。如果加拿大真的想要“团结一致”,抵御特朗普及其他外部对手的挑战,我们就必须让住房变得可负担。 住房危机如何削弱加拿大的经济韧性 住房支出是大多数加拿大人最大的一笔开销,但房价增长的速度远超工资增长,导致许多加拿大人几乎没有经济缓冲空间来应对突发经济危机。 当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导致投资减少、招聘放缓、甚至大规模裁员时,住房成本高企让这种经济冲击的影响被放大。在任何经济环境下,这都会带来破坏性影响,但在当下,影响尤甚: 近半数加拿大人依赖每月的工资勉强维持生计(即“月光族”),他们没有积蓄来应对经济下滑。 食物银行的使用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住房成本的压力是主要推手之一。 年轻一代尤其脆弱:他们既没有足够的存款,又被高房价推向困境,导致一旦经济衰退,个人财务问题可能迅速演变为系统性危机。 更严重的是,加拿大的住房市场与公共财政深度绑定。 加拿大按揭及住房公司(CMHC) 对许多高风险按揭贷款提供保险,这意味着如果大规模违约发生,纳税人最终将承担后果,而不是银行。 政府可能不得不采取大规模刺激措施,但就像疫情期间的**加拿大紧急响应补助金(CERB)**一样,即使是 2000 加元/月 也难以覆盖主要城市的租金,缓解效果有限。 更令人担忧的是,高昂的住房成本正在限制加拿大劳动力流动。 许多租房者如果搬家,租金可能会翻倍,或者居住质量大幅下降。 这导致人们被迫在当前地区寻找工作,而无法迁移到更有机会的地方,阻碍了人才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形成了一种新的“内部贸易壁垒”(internal trade barrier)。 加拿大的经济复苏需要依靠内部资源和人才,但现实是,越来越多的加拿大精英选择离开。 加拿大的“人才外流(Brain Drain)”问题达到历史最高点,尤其是在科技行业。 近三分之二的计算机工程毕业生选择前往美国发展,因为那里的薪资更高,而相较于收入水平,住房成本更低。 这一趋势不仅意味着个人的流失,更意味着创业者和未来雇主的流失,对加拿大经济长期发展极为不利。 更讽刺的是,唯一让加拿大“留住人才”的因素是美国复杂的移民制度,而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简化对部分加拿大人才的签证流程。如果美国真的放宽签证门槛,加拿大的经济可能会受到更大的冲击。 高房价如何削弱加拿大的经济实力 高昂的住房成本不仅影响个人生活,还会拖累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 房地产吸收了过多的资本,导致创新、创业、生产性投资减少。 竞争力降低:企业数量减少,工作岗位集中在少数几家大公司,市场选择性下降。 生产率下降: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被削弱,加拿大的人均 GDP 甚至已经落后于美国的最贫困州之一——阿拉巴马州。 加拿大政坛各方都认为国家需要在特朗普的挑战下保持团结,但在严重的不平等、经济边缘化、社会契约破裂的背景下,团结变得越来越困难。 年轻人最受高房价影响,导致四成年轻人希望移民到美国,不仅是经济危机的体现,更是对加拿大社会信心的瓦解。 当房价成为阻碍个人发展的障碍时,社会的怨恨情绪加深,让人们更容易受到错误信息、政治极端主义和社会分裂的影响。 这些问题并非市场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政府长期以来“人为制造”的产物: 政策限制了住房供应(如严格的土地使用管制、低效的审批流程)。 同时政策刺激了需求(如低利率环境、房地产投机、政府住房补贴)。 结果是:房价暴涨,财富向少数拥有房地产的人集中,年轻一代被迫承担过高的住房成本。 在这种背景下,面对特朗普可能的四年连任,加拿大社会是否还能保持团结?如果国内的经济和社会矛盾继续恶化,所谓的“团结一致”可能只是一个空谈。 结论:住房危机是加拿大的主权危机 面对全球不稳定和外部挑战,加拿大的真正弱点不是关税,而是内部的经济分裂和社会失衡。如果加拿大要成为一个真正强大、自由和安全的国家,那么可负担的住房是不可或缺的基础。 现在不是回避住房危机的时候,政治领导人必须直面这个问题,并采取果断行动。否则,我们不仅会失去经济竞争力,还会失去国家的团结与主权。

  • 特朗普称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将按计划于3月4日生效

    特朗普称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将按计划于3月4日生效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对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的计划“按时进行”,尽管两国仍在努力避免这项原定于2月初生效的关税。 *“我们的关税计划正在按时推进,进展非常迅速,”特朗普周一在白宫对记者表示。“许多国家都在不公平对待我们,不只是加拿大和墨西哥。”* 特朗普已多次强调,关税将于3月4日生效。 这些关税是他去年11月连任后率先提出的政策之一,包括对加拿大商品全面征收25%关税,以及对能源出口征收10%关税。 然而,特朗普过去也曾多次宣布关税即将生效,但在最后一刻做出调整,因此外界对他的最新表态仍持谨慎态度。 *在特朗普最初计划于2月4日实施关税的前几天,他看起来毫无让步的迹象。* 然而,就在关税生效前几个小时,墨西哥宣布与特朗普达成协议,暂缓实施关税。随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加拿大同样成功争取到暂停关税。 不过,特朗普在周一的讲话中似乎对3月4日的计划态度坚定。 *“关税将按计划推进,按时生效。这种对我们的不公平待遇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他说。* 即便加拿大和墨西哥已经采取措施加强边境安全,并加大打击芬太尼走私力度,以满足特朗普的要求并缓解关税威胁,但特朗普仍未放松关税计划。 加拿大已经任命了一位“芬太尼事务专员”来协调打击该致命毒品的走私,同时将多个贩毒集团重新归类为恐怖组织,并在美加边境部署无人机、直升机和其他监控技术。 *墨西哥方面则已向北部边境部署多达1万名国民警卫队士兵,作为与美国协议的一部分。墨西哥总统谢恩鲍姆表示,该协议还要求美国采取措施阻止枪支流入墨西哥。* 如果关税生效,加拿大承诺采取报复性措施。联邦政府已在2月2日公布了一份清单,列出了如果关税实施,加拿大将首先针对的商品。 此外,加拿大还可能面临自3月12日起对钢铁和铝制品征收25%关税的威胁,特朗普甚至还威胁对非美国产汽车和药品征收25%关税。

  • 美国要求欧洲提供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

    四名欧洲消息人士周六表示,美国已要求欧洲各国政府说明它们能在乌克兰安全保障方面提供哪些支持。 According to four European sources, the United States has reached out to European capitals to inquire about their potential contributions to Ukraine’s security. 消息人士称,美国已发送了一份文件,其中包括关于未来可能派遣部队的问题。两名消息人士补充说,该文件在本周早些时候已发送。 Sources revealed that the U.S. had distributed a document posing questions about possible troop commitments, with two of them specifying that it was sent earlier this week. 《金融时报》率先报道,美国政府已要求其欧洲盟友提供有关武器、维和部队及安全安排的信息,以评估对乌克兰的支持能力。 The Financial Times first reported that Washington had asked its European partners to outline what they could offer in terms of weaponry, peacekeeping forces, and security measures for Ukraine. “这一举措显然是为了了解欧洲盟国对谈判框架的看法,以结束冲突,并探讨欧洲与美国可能承担的角色,”一名知悉该文件的欧洲外交官表示。 One European diplomat familiar with the document stated that the purpose was to assess European allies’ perspectives on a potential negotiation framework to resolve the conflict, as well as their level of involvement alongside the United States. 据一名外交官透露,该文件包含六个问题,其中一个专门针对欧盟成员国。 The document reportedly contained six questions, with one specifically directed at European Union member states, according to a diplomat. 乌克兰总统Volodymyr Zelenskiy周六呼吁建立一支欧洲军队,认为欧洲已无法确保得到美国的保护,只有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赢得华盛顿的尊重。 On Saturday, Ukrainian President Volodymyr Zelenskiy called for the formation of a European army, arguing that Europe could no longer rely on U.S. protection and that only a strong military would earn Washington’s respect. “一些美国官员正在接触欧洲各国政府,询问它们愿意派遣多少士兵,”另一名外交官透露。 A third diplomat mentioned that American officials had been reaching out to European capitals to gauge their willingness to send troops. 美国国务院未立即对此事作出回应。 The U.S. State Department has not yet provided a response on the matter.

  • 随着特朗普-普京峰会临近,泽连斯基呼吁建立“欧洲军队”

    乌克兰总统Volodymyr Zelenskyy周六表示,现在是时候建立一支“欧洲武装力量”,因为欧洲可能无法再依赖美国的支持。 Ukraine’s President Volodymyr Zelenskyy said Saturday the time has come for the creation of an “armed forces of Europe” because the U.S. may no longer be counted on to support Europe. 与此同时,德国总理Olaf Scholz回击了美国对德国选举的干涉,此前美国副总统JD Vance批评欧洲领导人对民主的态度,并会见了德国极右翼政党的领导人。 Meanwhile, German Chancellor Olaf Scholz hit back at Americans for meddling in his country’s election after U.S. Vice President JD Vance scolded European leaders over their approach to democracy and met with the leader of a German far-right party. 在慕尼黑安全会议的第二天,Zelenskyy和Scholz的激烈演讲凸显了美国总统Donald Trump一系列决策带来的跨大西洋关系裂痕。 Forceful speeches from Zelenskyy and Scholz on Day 2 of the 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 underlined the impact of a blizzard of decisions by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that show a rapidly growing chasm in transatlantic ties. 欧洲领导人对特朗普决定打破美国多年政策、与俄罗斯总统Vladimir Putin举行会谈以结束俄乌战争的举动感到震惊。特朗普的乌克兰和俄罗斯问题特使周六几乎排除了欧洲在乌克兰和平谈判中的参与。 European leaders are reeling after Trump’s decision to upend years of U.S. policy by holding talks with Russian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in hopes of ending the Russia-Ukraine war. Trump’s special envoy for Ukraine and Russia on Saturday all but ruled out that Europeans will be included in any Ukraine peace talks. 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与俄罗斯的三年战争表明,欧洲军队的基础已经存在——这一想法长期以来一直在一些欧洲领导人之间被讨论。 Ramping up his desire for a more muscular and mighty Europe, Zelenskyy said Ukraine’s three-year fight against Russia has proved that a foundation exists for the creation of a European army — an idea long discussed among some continental leaders. “我真的相信,现在是时候了,”他说,“欧洲的武装力量必须建立。” “I really believe that time has come,” he said. “The armed forces of Europe must be created.” 泽连斯基提到了特朗普和普京本周的电话交谈,特朗普随后表示,他和普京可能很快会面,就乌克兰问题达成和平协议,这与拜登政府对莫斯科的强硬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Zelenskyy alluded to a phone conversation between Trump and Putin this week, after which Trump said he and Putin would likely meet soon to negotiate a peace deal over Ukraine — breaking with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s harder line against Moscow over Russia’s full-scale invasion of Ukraine in 2022. 特朗普随后向泽连斯基保证,他也会在谈判桌上。但乌克兰领导人坚称,欧洲也必须参与其中。 Trump later assured Zelenskyy that he, too, would have a seat at the table to end the war. The Ukrainian leader insisted Europe should also have one. “乌克兰永远不会接受在我们背后、没有我们参与的协议,整个欧洲也应该如此,”泽连斯基说,并补充道:“特朗普从未提及美国需要欧洲在谈判桌上。” “Ukraine will never accept deals made behind our backs without our involvement, and the same rule should apply to all of Europe,” Zelenskyy said, adding that “not once did (Trump) mention that America needs Europe at the table.” “这说明了很多问题,”他说,“过去那种美国理所当然支持欧洲的时代已经结束。” “That says a lot,” he said. “The old days are over when America supported Europe just because it always had.” 泽连斯基表示,他的提议并不是要取代北约。“这是关于让欧洲对我们伙伴关系的贡献与美国的贡献持平。” Zelenskyy said his idea wasn’t about replacing NATO. “This is about making Europe’s contribution to our partnership equal to America’s,” he said. 欧洲领导人可能不会立即接受这一提议。多年来,泽连斯基一直寻求欧盟提供更大的军事和经济支持,并多次警告称,欧洲其他地区也可能面临俄罗斯扩张主义的威胁。 It’s unclear whether the idea will catch on with European leaders. Zelenskyy has sought greater military and economic support from the European Union for years and repeatedly warned that other parts of Europe could be vulnerable to Russia’s expansionist ambitions too. 美国乌克兰和俄罗斯特使Keith Kellogg几乎排除了欧洲在乌克兰-俄罗斯谈判中的角色,尽管泽连斯基呼吁欧洲参与。 Gen. Keith Kellogg, Trump’s special envoy for Ukraine and Russia, all but cut out Europeans from any Ukraine-Russia talks, despite Zelenskyy’s call for Europe to take part. “乌克兰、俄罗斯和美国可以坐在谈判桌前,”Kellogg说。当被问及这是否意味着欧洲不会被包括时,他回答道:“现实主义告诉我,这不会发生。” “You can have the Ukrainians, the Russians, and clearly the Americans at the table talking,” Kellogg said at an event hosted by a Ukrainian tycoon. Pressed on whether that meant Europeans will not be included, he said: “I’m a school of realism. I think that’s not going to happen.” 德国总理Scholz强烈反对Vance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言论,并表示不会接受外部干涉德国的民主进程。 German Chancellor Scholz strongly opposed Vance’s remarks at the 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 and stated that Germany would not accept external interference in its democratic process. “我们的民主将何去何从,由我们自己决定,”Scholz补充道。 “Where our democracy goes from here is for us to decide,” Scholz add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