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43只猴子集体逃脱,它们是逃亡者还是自由战士?

  • 作家相片: Sean
    Sean
  • 2024年11月16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最近,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一处研究设施的43只猴子集体出逃,其中一些仍在城镇附近游荡。而动物权益专家指出,这些猴子的法律地位可能和它们毛茸茸的尾巴一样“模糊不清”。


猴子出逃:意外还是自由?这次“猴子大逃亡”源于一名工作人员未能锁好笼子。这些猕猴原本属于Alpha Genesis公司,该公司专门繁殖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实验猴子。由于与人类生理结构接近,这些猴子非常珍贵,每只售价可高达6万美元。


但随着地方官员在附近社区搜寻失踪的猴子,两位动物法专家Angela Fernandez和Justin Marceau在Vox发表观点称,这些毛茸茸的家伙可能已经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他们提到,纽约州19世纪的一项法律判例可以被解读为,即使有人抓到了逃跑的猴子,Alpha Genesis也无权要求将其归还。他们还建议同情者可以将猴子送往动物保护组织“Born Free USA”在德州的庇护所。


此外,这些猴子还获得了国会议员的支持。代表猕猴“暂住”选区的共和党众议员Nancy Mace指责Alpha Genesis从事“痛苦且致命的实验”,并指出联邦监管机构曾因虐待动物问题对该公司提出过警告。


谁才是逃跑动物的主人?Fernandez和Marceau称,关于Alpha Genesis公司是否仍拥有这些猕猴的所有权,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法律判例。在1805年的纽约州案件Pierson诉Post案中,州最高法院裁定追逐野生动物并不构成对其所有权。同样,Mullett诉Bradley案在近一个世纪后进一步判决,逃跑的动物不再被视为原主人财产。


尽管目前有关逃跑猴子所有权的法律挑战仍属假设,但动物权益人士近年来已对其他圈养动物的法律地位发起挑战。例如,科罗拉多州最高法院正在审理动物园大象是否有权像人类囚犯一样起诉争取自由的案件。尽管纽约州法院去年驳回了类似为布朗克斯动物园大象争取自由的诉讼,但这一议题正在持续发酵。


实验动物伦理争议这次猕猴事件引发了关于使用动物进行实验的更广泛伦理讨论。虽然健康研究人员认为,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在药物测试及研究癌症、糖尿病等疾病中不可或缺,但动物权益活动人士认为,许多实验手段构成了不必要的虐待,并呼吁政府限制或停止相关资助。


例如,哈佛大学380多名法律学者及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动物认知研究人员联名上书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要求审查动物实验资助政策,并推广替代研究方法。此外,医生责任医学委员会也曾于2022年正式投诉埃隆·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指控其猴子实验违反了《动物福利法》。


不仅是灵长类动物,科学家们近日签署了一份声明,表明鱼类、爬行动物甚至昆虫可能也具备意识,这使得实验伦理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每天5分钟,洞察世界,提升自我!

​加国头条每日为你奉上简明且深刻的商业资讯,从新闻到商业,让你快速掌握心态。

bottom of page